低成本软路由体验

我最初体验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连入软路由的网络中的所有设备都可以直接翻墙 ,但是又不需要改动原有的网络结构 ,接入的设备也不需要任何调整就可以翻墙 软路由断电后不影响原有网络

硬件准备

我这里的“低成本”指的是拥有一些闲置硬件的前提下,比起你直接购入成品软路由好几百的价格而言,花费肯定是低的。

闲置的 USB 2.0 2G U盘,容量不要太小,2G 是基础了,闲置笔记本(当年的 2 代 i5),闲置 150M 的 TP Link 路由器,一个网购的 USB 2.0 网卡,10 元左右。

常见的家庭网络结构

可能没有主路由,直接是光猫,我这里因为开启了桥接模式,所以多加了一台路由器作为主路由拨号,其实如果没有多线多拨的需求的话,默认光猫是路由模式也是 OK 的,我的方案就是基于这样的网络结构来拓展的。

新增的网络结构

可以看到我这里新增了一台闲置的笔记本和闲置的路由器接入到原有的网络中,只需要在主路由的 Lan 口中插入一根网线接到 USB 网卡中,再用网线连接笔记本自带的有线网口和二级路由器的 Lan 口。

后面通过软路由的设置后就可以实现,接入二级路由器的所有设备实现翻墙了。

刷系统

我的方案是装到 U盘,所以可以使用 balenaEtcher 这款软件,使用上比较方便,软路由固件也就是 Openwrt 系统,可以使用第三方编译好的,自带集成了很多插件,装完后即可使用,但是我在刷固件的时候碰到刷完开机进入系统是原版界面的情况 ,大家可以重复刷一下,我怀疑无意中做了解压,然后刷的,直接 zip 包就可以刷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编辑了 network 文件保存不上的问题(后面会讲怎么编辑),重启后文件里的内容没变,难道是我的 U盘太老了么,最后试了两次保存上了。

U盘装机就是需要在 BIOS 上调整电脑的启动顺序,默认是硬盘,把 U盘 调成第一位的就可以了,这个步骤只要是装过电脑的都有了解,不赘述。

开机

如果没有出现类似图中的命令行界面,敲一下回车键就可以了 。

编辑 Lan 口 IP

然后输入:vim /etc/config/network 编辑一下网络配置,因为默认是 192.168.1.1,会和你的主路由 ip 冲突,我这边的 ip 分配情况:

主路由: 192.168.1.3
新增的二级路由: 192.168.1.2
软路由: 192.168.1.101

因为后续要让软路由的 DHCP 分配 ip,从 192.168.1.100 开始分配。

貌似有点乱,因为之前在调试,所以改来改去,思路清晰了就没啥问题,核心是不冲突就好,后面才能进入软路由的后台管理界面。

进入后台

新的网络结构里不是有一台新加入的路由器么,按照之前的连线方案后,首先连入那个路由器的 wifi ,如果没有关 DHCP 服务,那么默认就可以访问 192.168.1.101 了,如果关了,就自己设置一个 ip 为 192.168.1.x 的就可以了,核心是两台机器在同一个 ip 段的就可以访问。

新方案设置

上面所做的都是前期的铺垫准备,接下来进入到软路由后台管理界面后,所要配置的核心内容如下图所示:

Lan 口配置

一共 4 个步骤,按图设置即可:

这里确保实际的硬件和配置是关联正确的,由于笔记本的网口做了 Lan 口,选择 eth0,新增的 USB 网卡是 eth1(会自动出现),如果再插入一个 USB 网卡就是 eth2,前提是 USB 网卡能被识别,不然是无法识别出来的,页面上也就不会有显示。

wan 口配置

系统初始可能只有 Lan 口,wan 口是我们人为添加的。

创建好后 wan 口就等于从主路由那里获取了一个 ip。然后确认一下物理设置和防火墙设置,正确勾选就可以了。

总结

软路由模拟传统路由器的接口配置,一个 WAN 一个 LAN,WAN 口从上级路由器那里获取 IP软路由开启 DHCP,二级路由关闭 DHCP,所有连入二级路由的设备都由软路由分配 IP,确保流量可以经过软路由,翻墙服务能够起作用。

疑问

USB 2.0 网卡网速如何 ?网速的快慢除了网卡还和网线、路由器的瓶颈有关,80 平米的房子,网线貌似还是 5 类的,我的软路由和路由器是放在书房,从主路由到软路由走网线,这个距离的话,网线的瓶颈应该不是很大,我的 Mac 也在书房,和二级路由器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走 wifi 连接,算上路由器和电脑的网卡,usb 网卡,整套设备可以说是百兆带宽里的最最低级的配置了。

经测试,YouTube 4K 观看无压力,当然这个也和机场的带宽速度有关。

下载网速的话上限在 4m/s ,家里的带宽是 300M 电信的。

电费如何 ?

单纯的看电压和电流算出来的应该是最大的功耗,实际上正常软路由使用的话是很难达到最大功率的,但是如果是 7*24 小时,全年都开的话,那电费也是要衡量的。好在我只有周末会开启软路由上网使用,平常都是公司,下班太晚没时间开电脑了。周末甚至也不一定两天都在家,按照这个使用率的话,再大一点的功耗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为了让这片文章有点东西,我还是买了个功耗插座,想看看实际真正的功耗是多少。

15.36W,这是关闭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的,如果打开的话就是 18W 上下浮动,而且我的笔记本还是拆掉了机械硬盘,可以说是把能费电的部件都拆了,电池也卸了,光驱很早之前就拆掉了,内存只有一根 8G,酷兽的,当年刚出的时候买的。

看一下市电的价格,我只算白天的正常电费: 1KW = 1 度电 = 0.5583 元,夜间半价电的情况暂不考虑。

取一个整数 15W 好了: 15 * 24 * 365 / 1000 = 131.4 元,一年就是 ¥131 块,算上半价电会少一点,如果只是周末使用到的时候开机的话,费用就会更少了。

所以像我这种使用习惯的,利用这些闲置品组成一个软路由还是很有性价比的。在电视上安装 YouTube 看视频很方便,美滋滋。

不要 USB 网卡 ?

USB 网卡在我的这个方案中的好处就是兼顾时间成本和经济支出,一方面将软路由的结构变的趋向于普通的路由器,新手会方便理解和配置。因为我看到很多单臂路由的搞法,貌似都是网关模式,手机连上 wifi 后需要代理到软路由的 IP,这就有违我一开始的初衷,不方便,当然如果有其他方式可以让单臂路由做到我的这个方法一样方便的话,可以留言让我学习一下,其次 USB 3.0 就几十元吧,2.0 的更便宜,但是需要注意,我自己买的这个 USB 2.0 的网卡在 Mac 上无法识别使用,但是软路由可以识别。所以即便你最后不想用软路由了,这点钱也不会心痛好久吧 

最后

我的这个方案是在我个人的使用习惯上 + 便捷组网的前提下捣鼓出来的,从花费支出和实际体验(网速)上,契合我个人的使用习惯,如果有的人觉得百兆的带宽无法满足的,那就要自行寻找替代设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