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 800G4 TWR 购买历程

列一下整套配置的清单:

物品📦价格💰备注
主机(准系统)¥375二手
CPU i3-8100¥116.48二手
内存(16 * 2)2666MHZ¥104全新
博通网卡¥19.11二手
M2 转接板¥10.5全新
金邦 P3P 1TB NVME PCIe 3.0¥328全新
M.2 螺丝¥4.71全新
外置天线¥13.82全新

合计:¥ 971.62

为什么买旧电脑

先讲一下为啥我要在 2025 年 2 月底左右的当下去买一台 8 代的二手台式机,第一个是看中他能黑苹果,其次我是打算常年开机做 NAS 来使用的。

本身我有一台 M2 Pro 芯片的 MacBookPro 笔记本,但是带在身边上下班途中,觉得重,平时还会带饭盒,就更不想带了,所以就放在公司里,那家里就需要再配一台电脑。

关于黑苹果的思考

为什么要装黑苹果,一个是习惯问题,在安装黑苹果期间都是在 Windows 上操作的, 很多软件的快捷键之类的都已经习惯了,Windows 上面着实有点不顺,所以习惯是一个点,其次家里人的手机是 IPhone,隔空投送是很好用的一个功能,对于他们来说很方便,这是第二个点。

一定会有人问,苹果都 ARM 芯片了,黑苹果已死,确实往后黑苹果生态只会越来越差,这是肉眼可见的,但对于我个人而言,我的工作环境不需要高强度音视频剪辑,只需要普通的软件开发环境而已,而且内存管饱就行,没什么需要重度依赖硬件资源的,所以 i3-8100 的 UHD630 核显可以 Hold 住 NAS 下音视频播放解码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再上更新的 CPU 了,并且价格也更贵,因此我能让性能溢出太多,这样价格也就不会离谱,否则完全可以利用国补买最新款丐版的 Mac mini,并且由于 mini 的硬盘太小了,所以真买的话还是得搭配一块 PCIe 4.0 的 NVME 固态才行,这样整体的费用就要 3K 以上了,对我而言没必要。

关于 NAS 的思考

还会有人疑惑,做 NAS 的话,这个机器最多也只能上 3 块 3.5寸的机械硬盘,为什么不是星际蜗牛或者 N100 这类,首先我不太想捡成品 NAS,一方面性能弱,另外电源多少都有问题,要么自己换,要没再去卖拆机电源,一旦 Boom 了,硬盘是大头,损失肯定严重,所以没必要冒这个风险,当然那些技术精湛的垃圾佬肯定是不会在意这个的,本身 NAS 就是一台电脑而已(不讨论无盘系统那个),所以什么样的硬件都可以,而且 x86 目前的还是主流,不管是 Docker 还是应用软件,总是能用的,真等到黑苹果系统不能用的那天,再装上 Debian 还可以再战 5 年不为过,除非视频编码再上一层楼,并且某种编码成为了主流,但 UHD630 不解码,那时候我才需要换设备。其次我手上没有多余的 3.5 硬盘,盘位不需要那么多,也不下 PT,不做电子仓鼠,这次用国补新购了一个海康联名西数的 8T 硬盘,主要备份照片,配上机器附带 500W 的电源,三块硬盘绰绰有余,当我的重要资料还没有超过 1T 的时候,我没必要过度焦虑准备4盘位或者更多盘位的机器,更何况多盘位的机箱不管是 B 站上那些 3D 打印的笼子还是二手淘汰的机箱+背板,价格上也不是非常的便宜。

机器的优点

对我而言 TWR 型号的机箱尺寸是可以接受的,空间大散热也相对好一点, 500W 电源好评;

可以安装三块机械硬盘是我关注的,因为我担心未来可能会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但是我不过度焦虑,如果用 16T 的企业硬盘 * 3 的话,一个家庭正常也产生不了这么多的东西,还是那句话,对我来说足矣(以我个人场景而言);

接口方面:有两块 NVME 的硬盘插槽、4个 SATA 接口、一个 WI-FI 插槽;

硬盘安装方便、有专门的减震固定螺丝,甚至不用上螺丝刀就可以完成安装;

有 VGA 接口,对于我那台有了 7 年历史的华硕显示器来说很友好,它没有 DP 接口,只有 VGA 和 HDMI;

USB 接口巨多,差不多10 来个;

作为品牌机可以“完美”黑苹果,B 站也有大佬直接给到了SFF 机型的 EFI 配置文件,经过他人验证,口碑还行;

苹果系统下待机 18W,不带机械硬盘,一块 M2,一块 2.5 SATA,比我 10年前的惠普笔记本(i5-2450)要省电;

如果是放在脚边(夜深人静),CPU 风扇 + 机箱风扇,写这篇文章时基本上听不到,都是键盘的声音。

机器的缺点

电源会有细小的“滋滋”声音,但是只在待机的时候会发出,当时联系店家换了一个电源回来后,还是有声音,但是小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