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web峰会-这可能是我参加过的最差的

    感觉这是一个要被打的题目,然后听了 3/5 的我最后还是提前离场了。 首先iweb峰会是我第一次参加,之前有过前端开发者大会,css conf,平安支万的前端conf,饿了么的conf,D2等等,这个是我目前听过的最最XX的行业内的分享会。 首先大会定的时间很早,8:30开始,结果是9:15开始,那么早,上午都是几个赞助商在bb,推广自家的产品,可能我作为一个前端开发者不适合参加这种,iweb给我的感觉是做H5游戏的这么一个分享会。 除了上午寒冬winter的还有可取点,其他的如intel的nw.js之前在D2上面也有过分享。上午刚开始群里面也在讨论这届的会议和上一届差不多,吐槽最多的还是白鹭引擎,那个什么页游的。 第一个分享者就拿了两页的PPT,硬生生的在上面扯了30多分钟,貌似还超时了,讲的什么敏捷开发,团队交流合作。这种东西本身就是任何注重开发效率的公司或者团队会去考虑和实践的,放在这种会议上讲,是觉得下面的听众水平不怎样么?? 另外这个讲小程序的,真的是够了,什么红利巴拉巴拉一堆。上午的专场简直就是浪费生命。 下午的场次,工具场1是掘金的CEO阴明,聊的也不是技术,也是一些想法,好在个人思路挺清晰的,听的过去。 第二个是阿里的麻凯倩,和web动画相关的。这一块之前已经听到过好多次了,也基本上是炒冷饭,偶尔会拿出有什么新的库之类的,创新点不多,chrome的调试也是以前就有人讲的,同时在结合阿里手淘的一些相关经验来讲。这个是我个人比较佩服的一点,虽然新的点不多,但是大厂的经验是可贵的,所以这些踩过的坑拿出来分享意义会更大一些。 本来后面是打算听一下大漠的分享,听了一小半,发现和之前那位妹子的分享差不多(个人感觉)示例图片也是一样的,讲的点之前也提到过,再加上对整场会议的失望感比较强,所以就早早的结束回去了。 另外上午开场的主持人,一开始上台就说自己昨天没有睡觉,所以状态并不是很好,有念错嘉宾名字的…. 外场的赞助商的展位也基本没有,冷清,冷清,冷清…………………….. 言而总之,浪费了一天的时间去听。 现在的这种分享是越走越偏了,不管是出钱的会议还是免费的,质量参差不齐。基本上短短的40分钟内,要让听会者有所收获真的很有挑战。普遍的趋势就是质量越来越低,曾经在广州听 16年前端开发者大会 交了300元的参会费,最后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交了智商税。 全场请来的 react 的讲师,来自Facebook的好几个,很多主题也都是和react相关的,这就会给人一种错觉,react 很火。 去听这些分享会,越来越感觉像是去喝鸡汤的,去打鸡血的,去被洗脑的。干货的产出非常少,但是这样的会议却原来越多。跟培训行业一样,一下子火了起来。很奇怪的一个现象。 另一个套路就是,请一些业内出名的讲师多来布道,这次在宣传页上看到很多阿里的工程师,可笑的是像勾三股四没有分享主题的居然也都写上去了,不知道是处于什么想法。。。

  2. 注释之争

    最近在开发这么一个编辑器,让运营自己编辑类目商品活动营销页。 这是个基于oo编程的项目,框架也是公司内部的框架,并没有使用目前mvvm类型的框架。 同时这个项目并非从0到1的过程,而是已经有70%的老代码,我们几个人是修改老代码符合新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在此基础上开发新功能。可以看到右侧已有很多封装好的功能组件,可以直接实例化。 自己开发新功能其实问题不大,问题在于去改别人的代码,并且是在旧代码的基础上已经modify之后的代码。 洋洋洒洒的600多行代码,一个注释也没有,同事的解释是,良好的命名就可以代替注释,另外一点就是,你写的注释,下一个人修改之后,可能不会顺带修改注释,那么注释的意义也就失效了。 乍一想,觉得挺有道理。然,当我看到下面这一段代码的时候,已经懒得去分析了,抛开代码写的好与坏。如果你的英语水平有过6级的话,我相信这命名还是能读的,但现实是绝大多数人的命名都无法翻译成可用的中文。更何况英文翻译成中文还是有歧义的,怎么确保读的那个人知道你的心思呢。 当然这也和读的人有很大关系。 相比之下,我更会在主体结构上写注释,至少让人知道,摸得着你的代码主体结构。争取5分钟就能入门,特别是在一些逻辑处理的深的地方更需要加注释,很多人都是临时创建一个变量,再去逻辑判断。一个不知道项目细节的人就要揣摩你的心思,浪费双方的时间,让你来给他讲解。 “哟,又在写bug了啊”这话常常被用来调侃或被调侃。殊不知,我们确实再埋bug,在埋坑给后人。 虽然不能约束别人写注释,但我自己还是会写,缪缪数语,即是给自己一个良好思路,也期望让别人能看懂我的代码。